近日,经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文同意中关村通州园一方健康谷正式冠名为“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这是副中心首个冠名“中关村”的园中园,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领域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为打造全国医产协同发展示范先导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4年以来,一方健康谷已取得显著成效:
1.创新平台建设:获评“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获批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家医疗健康领域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验证-孵化-加速”全周期产业培育体系;
2.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专业平台、龙头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40余家,2024年园区总营收达3亿元,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占比66.7%;
3.科研投入提升: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合计489.9万元,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4.品牌活动引领:成功承办2024年“健康中国产业领袖论坛”“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医学转化大赛”等活动,搭建常态化“医研产”对接平台。
此次冠名“中关村”字号,是落实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将聚焦以下方向:
产业聚集:重点发展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等前沿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优化布局:引入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等未来健康细分领域,大力发掘AI诊疗、医疗数字化等融合发展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项目落地;
协同创新:深化与北京器械检验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机构的合作,加速临床科研成果转化;
专业服务:打造五大运营平台,提供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孵化、资源共享等服务。园区已构建通州区众创空间,并全力打造通州区首家市级创新医疗孵化器,推动高效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产业化落地。
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将强化配套保障,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政策体系:入驻企业可享受《中关村1+5系列政策》、《通州区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修订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关于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中)、《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先进制造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修订中)等;
人才保障:对重点企业及高端人才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住房租赁补贴、子女入学协调、健康医疗绿色通道等,降低人才生活成本,协助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并优化博士后出站手续;
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的正式冠名,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未来,园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以更高标准推进“医学研发-临床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建设,力争将副中心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创新高地,助力首都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医产融合提供示范经验。